[原] 宏观行业要点

2014-06-16 09:25 来源: 开拓者量化网 浏览:783 评论:(0) 作者:戴非

1. 经济短期反弹,地产颓势难改:⑴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微升至8.8%,缘于基建投资攀升及出口小幅改善,与之对应的是5月发电增速从4.4%回升至5.9%。⑵5月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增速微升至16.9%。房地产投资单月增速由4月的15.5%降至10.5%。按揭利率当前尚未完全见顶,地产销售仍未完全见底,地产对经济的拖累至少会持续到4季度。⑶微刺激后经济短期企稳,但经济中期下行压力未改,6月上旬发电增速已小幅回落,预测6月工业增速降至8.6%,6月投资增速降至16.1%,下调全年地产投资增速预测至12%。
消费短期反弹: 5月零售增速升至12.5%,比上月高0.6%,且限额以上零售增速从9.4%回升至9.9%,消费增速呈短期反弹态势。地产销量仍在下降,地产相关耐用消费增长长期乏力,预测6月消费增速回落至11.8%。
货币融资明显回升:⑴5月融资总量1.4万亿,同比增长2174亿,为2月以来同比首次大幅增长,主要源于信贷、债券超增 ⑵5月新增信贷8708亿,同比大幅增长2014亿,其中新增居民中长贷2021亿,企业中长贷3479亿,表明地产市场和投资下降有所减缓。预计6月新增信贷9000亿,14年全年新增信贷9.5万亿。⑶5月M2上升至13.4%,连续两个月回升,应源于信贷和外占上升。预计6月M2增速13.5%,上调全年M2增速至13.4%。⑷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.37万亿元,同比少增1108亿元,非金融企业同比多增1626亿有所改善,财政性存款同比少增1606亿,显示财政刺激力度逐渐加大。⑸货币增速和融资总量回升有助于短期经济企稳,也意味着政策放松或将延后。

克强指数改善:
指标        同比增速  上月增速
用电量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0%  4.60%
铁路货运量  -0.38%  -3.43%
新增贷款          30%      -2%

(由于5月宏观数据较好,加上流动性较充裕,股指短期有望延续反弹,但由于房地产下行将继续拖累宏观经济,经济中长期矛盾仍未缓解,债务风险仍未释放,因此中期股指仍看空。)
 
2. A股中长期走势的主要逻辑:

为什么A 股大盘熊途漫漫?

 因为中长期主要矛盾——经济“再平衡”的进程缓慢。中期矛盾决定市场的趋势,短期矛盾决定市场的波动。

 (1)2010 年之后,影响中国经济和股市中长期发展的主要矛盾一直未变:消化前期刺激政策的后遗症,并且痛苦地实现经济再平衡。中长期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市场的大趋势,“经济再平衡”的中长期矛盾不解决,整个市场震荡“熬底”态势也很难发生系统性的改变。

(2)2010 年之后,影响中国经济和股市短期波动的主要矛盾表现为:经济下行与“稳增长”之间的博弈。因此,这几年A 股的反弹时机往往是对冲周期下行的政策力量显著增强的阶段。但是,短期的政策刺激反而积累了中长期新的问题,反弹行情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差。

 

为什么中国经济再平衡进程缓慢?

 因为走了弯路,只能选择“退二进三”的转型路。

(1)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前,中国面临经济内部和外部双重失衡的问题。外部失衡问题的核心,就是中、美经济的再平衡问题。2001-2008 年,中国经济增长搭上了全球化大发展的顺风车,分享了加入WTO 之后,全球产业链转移分工的红利。一国的顺差对应着另一国的逆差,美国在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实行宽松货币政策,而中国2001 年加入WTO,从而出现中国提供储蓄给美国消费的G2 模式。在中国,贸易顺差转变为外汇占款进而基础货币投放,导致2008 年之前中国国内流动性的泛滥、投资过热。

(2)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,全球化进程受阻碍,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矛盾被动地调整、“缓解”,因此,中国原本庞大的出口部门面临着寻找新的需求源的困境。到了2012 年末,全球贸易依存度也才恢复到51.2%,低于危机之前的历史最高水平(52.9%)。中美两国都开始缩小本国的贸易顺逆差敞口。2013 年末,中国出口额占全球比例已经达到11.8%,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。

(3)2008 年之后,中国经济内部失衡的矛盾进一步恶化。消化全球化过程中的过剩产能,依靠内需获得增长是中国的必然选择,究竟是依赖于最终消费驱动还是投资驱动,构成了截然不同的宏观路径。

●第一种选择,“大破大立”式改革、转型。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涉及到收入分配改革、城乡一体化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,好处是长效、可持续,代价是短期资产负债表收缩、经济衰退。其实,2008-2011年趁着欧美经济危机时,中国借坡下驴、顺势调整的代价最小。但是,随着2012 年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,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,“大破大立”式转型失控的风险很大。

●第二种选择,“退二进三”式转型。以转型为方向,有序地改革为经济再平衡付代价,有克制地“稳增长”来防范系统性危机,这种好处是平稳,减轻转型阵痛感,坏处是“死不了、活不好”的时间较长。

●第三种选择,依赖投资的老路,政府可控、效应立竿见影,用更大的投资来消化前期投资后的产能,但在下一期却无法像消费一样实现良性正向循环。

显然,2008 年之后我们选择了短期放松而长期紧缩、短期舒服而长期艰难的路径,这种宏观上的悖论导致2011 年之后,中国连续26 个月PPI 负增长通缩,而美国却实现了PPI 的正增长,传统上同步的中国和美国PPI 走势脱钩。国内,实体经济通缩不利于债务人,但有利于债权人,银行业占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比重越来越高。

 

A 股熊市何时结束?

熊市已到后期、底部区域,但是,结束尚待时日,等待经济转型的进展。

(1)A 股此轮熊市的结束,难以依靠“速胜论”。因为,从宏观背景看,未来主要矛盾演变的路径——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,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只能在妥协中前进,既不会所谓“大破大立”,也不会选择“走老路、猛烈刺激”,只能选择“退二进三”式转型。

(2)经济再平衡的宏观路径选择,导致这几年宏观周期不断反复,经济呈现抵抗式回落,A 股的投资时钟一直在衰退和阶段性政策驱动的景气之间的摇摆,A 股的反弹时机往往是对冲周期下行的政策力量显著增强的阶段。2010 年后,经济下行与稳增长之间的博弈不断地发生。2010 年上半年政策踩刹车,年中担忧硬着陆而放松。2011 年全年抗通胀,经济从滞胀走向衰退。2012 年上半年经济下行,地方政府新一轮举债通过基建稳增长。2013 年二季度经济下行,利用地产稳增长,“非标”凶猛。2014 年上半年地产又不行了,稳增长如期推出,但比较克制。

(3)政策放松带不来“牛市”。首先,政策放松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,表面上是扩张,实际上却是把经济失衡问题拖得更久。严重依赖于投资的“稳增长”,特别是基建和房地产投资,导致的恶果是,一方面,资产负债率急速提升,债务问题如影随形,A 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达到60.7%;另一方面,全要素增长率(TFP)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下,反过来又恶化了债务问题。其次,投资依赖症不解决,货币与信贷融资需求“饥渴症”难解,较高的资金价格制约A 股估值,也制约了财富向A 股配置。

(4)A 股的熊市大概率已经步入后期,而“后期”的持续时间则取决于经济转型的进展。经济加速失衡、加速累积新问题的阶段已经过去,和前几年的“熊市前期”不同,如今,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已经明确,宏观政策尽量保持“定力”,避免积累新的经济问题。与此对应,股市由前几年的盈利和估值的“双杀”转向如今的“单杀”,传统权重型类股的静态估值已足够低但问题是行业趋势仍处困境,而新兴产业的趋势向好但问题是估值贵。基于经济转型过程的“退二进三”诸多波折,因此,面对A 股市场的“熊市后期”,需要更大的耐心。

版权声明:   特别标明为本站原创作品,如需转载,请与作者联系,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自 、作者信息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原文出自:   开拓者量化网  |  http://www.tb18.net/news/article/71706.html


评分:     

评论列表(0)
第 1- 0 条, 共 0 条.

您需要 [注册] 或  [登陆] 后才能发表点评